繼「海月水母」和「仙后水母」之後,屏東海生館又成功完成了「馬賽克水母」的人工繁殖,海生館表示,「馬賽克水母」是很重要的水族觀賞品種,將來會持續進行人工繁殖,以供應市場需求,減少野外採捕。


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從2005年開始進行各種水母的人工繁殖,陸續成功繁殖了海月、仙后、桃花以及珍珠等四個品種的水母,現在,最新完成的是馬賽克水母。

海生館表示,馬賽克水母屬於大型水母,又稱為巴布亞水母,通常生長在海灣或是半封閉的海域,主要分布在澳洲東方和北方海域,水母體常常高密度群聚在海水表 面,身體的顏色從白色透明到深藍色都有,另外,也有些咖啡色;海生館生物馴養組技正蕭澤民表示,馬賽克水母為了抵抗陽光中的紫外光傷害內部器官,在水質透 明的水域時,顏色比較深,如果處在混濁的水域,因為沒有紫外光,體表顏色則傾向透明「這個品種在野外可以看到白色的個體、白色透明的個體,有看到咖啡色、 有看到深藍色的個體,就是你在野外、在岸上看,哇!這個品種各種顏色都在那裡,我想馬賽克水母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。」

海生館表示,大部分有關馬賽克水母的研究都在澳洲進行,在澳洲,馬賽克水母被認為是沒有用處的東西,後來發現可以賣給中國人和日本人用來製造海蜇皮;海生館則是摸索、研究了三年,才終於成功的完成馬賽克水母的人工繁殖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